在西藏東南部,海拔3700米的雪域高原上,一條現代化水泥熟料生產線靜靜矗立。
它或許不是顯眼的地標,卻為高原留下了沉甸甸的分量;它雖不在聚光燈下,卻肩負著發展和民生的雙重使命。
這,就是海螺集團在西藏的首個投資項目——八宿海螺。在項目即將迎來竣工投產5周年之際,就讓我們走近這座高原工廠,探尋那份屬于高原的海螺力量。

八宿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安徽海螺集團公司在西藏自治區的首個投資項目,也是海螺集團奮力助推地方脫貧攻堅、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公司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白瑪鎮西巴村,成立于2018年4月,注冊資本金8.275億元。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占70%股份,八宿縣榕宿扶貧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昌都市開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各占15%股份。總投資13.8億元,已建成1條2500噸/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總年產110萬噸水泥粉磨并配套4.5MW余熱發電系統和2.9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建設中的八宿海螺(2019年攝)
公司水泥熟料生產線采用當今國際最先進的旋風預分解窯新型干法生產工業技術,利用集散式自動化控制系統,一流的質量檢測設備和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生產現場環保配置先進,粉塵排放濃度低,生產冷卻水循環使用,實現污水“零排放”,環保指標、生產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自進駐八宿以來,以產業投資響應援藏號召,秉承“為人類創造未來的生活空間”的經營理念,始終堅持建好一座工廠,帶動一地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方人民,直接解決就業400余人,招引藏族員工150余人,用工本地化率達37%,人均年收入達12萬元,并迅速拉動當地運輸、服務等行業經濟增長,輻射帶動就業2000余人,在設備租賃、社會用工、項目建設、后勤保障等方面,累計為八宿縣創造社會效益近億元,每年牽頭聯系采購農副產品近70萬元,助力地方鄉村振興發展,彰顯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公司榮獲了“昌都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企業獎”、“中共八宿縣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昌都市農牧民轉移就業基地”、“昌都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企業”、全國“安康杯”優勝單位、中國建材行業2023和諧建材企業等多項榮譽。
年初西藏定日突發地震,八宿海螺第一時間組織捐款捐物,馳援災區。這不是偶然響應,而是企業對責任的主動承接。
作為海螺集團在藏的“第一站”,八宿海螺沉得下去、接得住事、站得住腳。它不喧嘩,但始終在場——在國家戰略需要的方向,也在每一位高原勞動者的生活里。
也許哪一天,你會在某座大壩、某條隧道、某個能源樞紐上,感受到來自雪山腳下的這一份熱量。
